欢迎进入天水师范学院共青团网站!
首页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二十二)
发布: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3日 21:51

2023年8月1日,天水师范学院赴甘肃省会宁县追寻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会宁教育展厅进行了参观学习。


会宁教育展是会宁县委、县政府2011年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承建,总投资656万元。该展览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合布展,第二部分是弧幕电影。其中综合布展以展示“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为主题,结构上设一个序厅,五个单元,另有前言、后记与远景展望。序厅安排两幅彩雕,同时以石刻方式展示自明洪六年至2010年间影响会宁教育发展的大事。五个单元分别是:教育历史沿革、“三苦两乐”教育精神、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教育工作成绩、各级领导关怀和新闻媒体关注。


图片

进入教育展厅,由讲解员带领实践团进行学习考察。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会宁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明清以来,耕读传家、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绵延六百余年而历久弥盛。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揭开中国革命崭新一页,谱写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这为会宁教育文化传统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会宁人民继承尊师重教光荣传统,弘扬长征会师精神,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矢志教育,展现出薄弱经济基础支撑庞大教育的“会宁教育现象”,形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会师精神及其一脉相承的会宁教育精神,是会宁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


undefined


青山不负绿水,血脉不负信仰。会宁教育的绿水青山,承载着会宁学子的伟大梦想,寄托着会宁人民的殷切期盼,考量着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一代又一代会师儿女以长征精神、会师精神浇灌的殷殷血脉,坚守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信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确保会宁教育保持长盛不衰的基本目标不改变的工作定位,以“三苦两乐”教育精神砥砺前行意志,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全国教育名县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可以这样说,会宁教育引领会宁县域经济发展,这种引领作用,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尤为明显。”会宁县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会宁一中校长张贵荣表示会宁教育将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将在建设“一带五色·多彩会宁”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此次会宁教育展厅学习之行,实践团感受到了会宁教育的蓬勃发展,可谓是一代又一代会宁教育人在风雨中守护,在信念中坚守,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筑起了会宁教育的坚实大厦。实践团须坚持“三全”育人,推进“五育”并举,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固本强基、立柱架梁,为“十四五”时期会宁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参观会宁教育展馆有感


实践团成员  柴荣誉

今天我们“三下乡”的实践团队到达了会宁教育展馆,展馆中关于展现会宁教育的雕塑、古时候他们的藏书阁模型、会宁教育初期上课的照片、一整墙的博士硕士优秀学生的展现、穷苦人家供出一家的优秀学生……都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浅显知会宁县一直被誉做“状元县”但我并不知道其中深刻的含义,此次参观让我明白“三苦两乐”的具体含义,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明白教育改变命运,这句话与该地人民的适配度有多高。从民国时期到新时代,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靠读书走出大山,走向更高更远的世界。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让我深知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实践团成员 李佳芹

今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会宁教育展馆学习,我们了解了会宁红色教育精神,正是这份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会宁教育人苦抓教育,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共同为会宁教育添砖加瓦。此行,我们更加深刻地懂得了教育的意义,在之后的学习、教育生涯,我们定会深入贯彻落实红色精神,在教育之路上不懈奋斗。

实践团成员  冯翔宇


我这次参观了会宁教育展览馆,对于这次经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馆的设计非常现代化,整个空间明亮宽敞,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觉。

一进入展览馆,我首先看到了一个大型的展示区,展示了各种教育相关的内容。从幼儿园到高校,从教学设施到教育科技,展示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展示区的设计非常细致,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模型,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特别是展示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科技应用,让我感到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在展览馆内还有一个互动体验区,我可以参与到各种互动活动中。比如,我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参与到一些教学模拟的游戏中。这种互动体验不仅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也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展览馆内还设置了一个教育论坛区,隔一段时间会有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进行演讲和讨论。我有幸听了其中一场关于未来教育趋势的讨论,听取了各种观点和见解。这样的活动让我感到学习氛围的浓厚,也让我对教育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总体而言,会宁教育展览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向我展示了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成果,还让我体验到了教育的魅力和未来的可能性。我相信,在这样的展览馆的引领下,教育一定会不断创新发展,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更好的前景。


实践团成员 刘洛伶

在参观完会宁县红色教育展馆后,其“三苦两乐”的教育精神令我心情激荡,心久久不能平复。这份精神不仅在激励着会宁的莘莘学子,更在激励着每一个青年。作为当代大学生,祖国的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比起那些身处艰苦环境的先辈们,我们生逢其时,便应该以这种感人的教育精神来鞭策自己,不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同时向革命先烈学习,以青春之火建立青春之国家、以青春之才华共建科技之强国。如此才是不负国家,不负人民;如此才算得上是当代大学生。红色为根,教育为本,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实践团成员 李刚

参观完会宁县教育展馆,让我受益匪浅,会宁红色文化谱写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这为会宁教育文化传统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会宁人民继承尊师重教光荣传统,弘扬长征会师精神,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矢志教育,展现出薄弱经济基础支撑庞大教育的“会宁教育现象”,形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会师精神及其一脉相承的会宁教育精神,永远鼓舞和激励会宁人民突破种种困难,是身在他乡会宁学子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师院学子,会宁的教育精神犹如一面旗帜,永远将激励我勤奋努力,永远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让我同时拥有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吃苦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任何困难时,学会积极面对,同时会树立远大的目标,以乐观的心态去践行师院学子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实践团成员 张欢

今天我们参观了会宁县教育展馆,在这次参观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红色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擎起 “三苦两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亲友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办的大旗,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路子。当看到墙上那一组组升学数据时,我们由衷的感到敬佩。会宁创造的教育传奇,改变着黄土地上许多人的命运。“状元县”的背后,彰显的是“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心同德、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团结胜利的红军长征精神,支撑着会宁人在打造教育高地的长征中,永不停歇。我们应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也让红色基因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努力,坚定信仰,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精神,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实践团成员 张玲玲

我们今天来到会宁县教育展厅,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会宁红色教育的魅力。其“三苦两乐”精神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它似乎让我看到了无数会宁学子在贫困的地区,艰难的条件下,还能走出这座大山的决心。作为当代大学生,祖国的新青年,我们应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承,继承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以青春之火建立青春之国家。在今后,我们须以红色为根,教育为核心,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时刻注重学习,将会宁红色教育发扬光大。

实践团成员:李育林

今天我们去了会宁县教育展馆,了解了会宁县教育的发展史,也理解了我们状元县并不是浪得虚名,而是由一代代优秀人才换来的,会宁的学子以刻苦而出名,引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参观和效仿。今天可谓是获益匪浅,我们从明朝时期一直讲到新时代,从优秀教师讲到贫苦农民,家长苦供、社会苦帮、领导苦抓等与孩子乐学相结合,才培育出来了许许多多的社会英才,把会宁的教育事业从大山里面带出去,把外省的教育经验带进来,取长补短,成就中国的教育事业。我们这一代青年当以教育为核心,紧抓自己的学业,将祖先留下来的教育事业发扬光大。

实践团成员 李志荣

今天实践团队到达了会宁教育展馆,尽管只有短短一天时间,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当时贫困的生活和艰难的教学环境,参观了会宁教育的雕塑、藏书阁模型、会宁教育初期上课的照片等。参观完会宁教育展馆,我才明白: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和能力,好好学习,提高思想,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因此,在价值观上,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既要讲贡献,也要讲回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握时代脉搏,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要时时注重学习,处处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