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天水师范学院共青团网站!
首页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十六)聚焦生态环保 共建美好家园
发布: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5日 17:27


13B9D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天水师范学院赴甘肃省渭源县生态环保政策成效学习宣传团于714日至18日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访谈交流与问卷调查,详实了解渭河生态环保政策的落实及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宣讲,扩大和巩固政策的群众基础,让渭河流域的水更清、山更绿。

一、活动内容

实践团走访渭源县的多个村庄,包括清源镇河口村、柯寨村、张家湾村,以及五竹镇的陆麻滩村、五竹村、黑鹰沟村。在走访中对渭河生态环保政策的落实措施进行学习,并与村干部们进行深入交流并进行专题采访,进一步了解渭河的生态环保取得的成效。以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生态环保政策的知晓程度及支持力度。最后通过观察河道的实际情况,实地了解渭河治理的成果。



二、治理政策与措施

通过走访调研,实践团记录了渭河治理的相关制度。河长制的有效实施,有效提高当地渭河水域治理工作。走访的各村都在实行村级河长制度,河长每周进行两次巡河任务,并通过甘肃省巡河APP进行实时打卡。治理过程中,对乱堆、乱放、乱采等问题进行了及时查处。并为提升当地水域质量,引导群众不在河边放牧,同时定期清理河道垃圾和农药瓶等。在河流治理效度上,个别农庄取得了显著成效,黑鹰沟村在河流治理方面的做法独具特色,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他们设立了河道管理员,定期进行河道清理,还加强了宣传工作,将垃圾集中处理。


三、渭河水域治理成效

通过实践团的调研发现,近几年来,渭河水域治理成效显著,但仍存在治理不均衡的状况。由于上游段在修建拦河大坝,故中下游河水浑浊,而上游河水清澈见底环境优美,中游水草肥美但依然浑浊。张家湾村民反映由于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导致河水变得干净,也表示河水水量与降雨量有关。一些村的党支部书记也表示,河道内乱堆放、采砂等违法行为得到了治理,河道变得整洁干净,治理成效也带动了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增长。



渭河源头,可以看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步移而景换,时而山环水抱、景色奇秀,时而地势险峻、飞泉流瀑,周边无居民住宅区,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底。



四、宣传与成果

通过整理照片、视频等材料,制作精美的PPT对村民进行宣讲,实践团向庆坪镇龚家沟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详细讲解了渭河治理政策及取得的成效,并引导人们加强渭河水环境与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意识,增强村民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五、收获与展望

作为环境生态专业的学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专业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将潜心学习和关注社会有效结合。

通过本次实践中,提高了团队成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牢美丽中国、青春有我的使命,贯彻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要求,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道理上奉献青春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