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9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赴甘谷县调查山区农村老年人口出行现状”实践团,深入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西坪村及好稍科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多维数据采集与实地勘察,为破解农村老年人出行难题提供青春方案。

实践团紧扣西坪村等地区老龄化、空心化突出的现实,针对当地公共交通匮乏、道路设施薄弱、老年人出行方式单一且风险高等问题,采用“深度访谈+实地勘察”的多元方法,系统收集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出行目的、频率、方式及障碍等数据,重点走访村内道路、公共交通站点及便民服务点,评估交通设施的“适老性”与安全性。针对高龄、独居、慢病等特殊群体,团队通过分层访谈,深挖紧急就医交通难、日常购物不便等核心痛点,形成了详实的一手资料。


实践期间,团队与磐安镇政府、村两委及当地交通部门深入对接,了解区域交通资源配置现状,并组织小型研讨会,探讨解决方案。实践团还特别关注“数字鸿沟”对老年人出行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同步开展简易智能手机使用指导,帮助老年人更加熟悉便捷使用智能手机。


据了解,实践团将基于收集数据形成《西坪村老年人出行现状调研报告》及《适老化出行优化建议书》,提出短期道路微改造、开通预约式便民班车,长期推动“农村适老交通”纳入县级民生工程等建议,并提交至当地政府部门。此外,实践团还将通过纪实视频、推文等形式,呼吁社会关注农村老龄出行困境,切实将“三下乡”实践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

“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农村老年人对安全便捷出行的迫切需求,作为青年学生,我要结合自身专业,在乡村振兴中贡献自己的青春方案”实践团成员分享道。下一步,实践团将持续跟进建议落地情况,用专业所学为助力农村民生、老龄化社会治理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