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天水师范大学共青团网站!
首页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小老师”将安全知识“种”进汪川中学孩子心间
发布: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20:50

青春脚步丈量乡土,安全知识浸润心田。713-14日,天水师范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铸魂犁春·德润心垄”暑期社会实践团大学生志愿者满怀热情奔赴天水市秦州区汪川中学,开展了以“安全守护,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志愿者们针对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消防安全等乡村地区常见的安全隐患,精心设计课程,用热情与专业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筑牢安全防线的“必修课”,为乡村学子安全护航。


交通安全小课堂

马路不是游乐场

“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横道!”在志愿者唐磊的交通安全课上,这些关键的安全规则不再是枯燥的说教。生动有趣的交通安全动画短片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卡通人物因闯红灯、马路嬉戏等危险行为而引发的意外场景,让台下的孩子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呼,危险意识悄然植入心间。随后,唐磊通过趣味问答,引导孩子们辨认交通标志——“禁止通行”“注意行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自信与对知识的渴望。寓教于乐的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了守护自身交通安全的“金钥匙”。



防溺水教育小课堂

让生命之河不吞噬希望


平静的水域往往暗藏危机。在汪川中学的防溺水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直观的PPT和动画演示,清晰地揭示了池塘、河流中深水、水草、淤泥带来的致命威胁。“孩子独自下水被水草缠住”的情景模拟,让孩子们看得屏息凝神,紧张的眼神传递出对危险深刻的理解。更精彩的是互动环节,当志愿者抛出“同伴落水,你怎么办?”的问题,起初有孩子脱口而出“跳下去救!”志愿者抓住时机,指出下水救援和手拉手救援的巨大风险,讲解“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利用浮物抛投”的“智慧救援法”。随后,孩子们在分组模拟中,用书包、塑料瓶等手边物品练习抛投浮物救援的方法,欢笑声中牢牢掌握了关键的自救互救技能。


消防安全小课堂

筑牢安全成长防火墙


“火警电话是多少?”“119!”响亮的回答回荡在消防安全小课堂。志愿者们同样备足了功课,图文并茂的PPT、惊险真实的火灾案例动画,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火灾的残酷以及预防的重要性。有奖问答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发现火灾怎么办?”“在家如何防火?”一个个问题抛出,孩子们纷纷举手,踊跃回答,答案响亮又准确——“赶紧报火警!”“不能乱动插头电器”。在识别消防安全标志的环节中,不少孩子不仅能说对标志含义,还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对消防安全的深刻认知。

短暂但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圆满落幕,为汪川中学的孩子们编织了一张坚实的安全防护网。在孩子们写给志愿者的小卡片中,这样的话语尤为珍贵:“以前觉得危险离我们很远,现在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稚嫩的笔迹,道出了安全意识已在心田悄然扎根。实践团负责人王凯表示:“关注乡村学子的安全成长,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初心与责任,这趟承载着爱与责任的“三下乡”旅程,不仅是天师青年奉献青春的舞台,更是一次知识与守护的传递”。

关闭